文旅新探|林都伊春:北纬47度的绿野仙踪
文旅新探|林都伊春:北纬47度的绿野仙踪
文旅新探|林都伊春:北纬47度的绿野仙踪
伊水涵(yīshuǐhán)空翠,春山卷雾松。
5月(yuè)的(de)(de)伊春,原始红松林间蒸腾起薄雾,让人忍不住一再深呼吸。“这里的空气有甜味儿,像是大自然在给我们做‘肺部SPA’。”游客们的这番体验,道破了当下越来越多人奔赴森林(sēnlín)的深层渴望——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外,寻找生命的另一种“森”呼吸。
5月23日,伊春举行“美丽(měilì)中国 伊春先行”2025年“伊春生态(shēngtài)日”系列活动,生动诠释着(zhe)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小兴安岭腹地(fùdì),拥有83.8%傲人的(de)(de)森林覆盖率。400万公顷的山川林海、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yuánshǐlín)、700多条(duōtiáo)天然河流和平均每立方厘米2.7万个负氧离子浓度的优质空气……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伊春赢得“中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
展开伊春的地图,只见翠色漫卷了城市(chéngshì),楼宇错落在林间。公路、铁路(tiělù)都不约而同地向绿海延伸,带你去往森林里的家。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如果不是在伊春,你可能不会想到,“绿”会有这么多种层次——树冠顶层的翡翠绿、中层的碧玺绿、腐殖土上的苔绿(táilǜ),还有卷曲的蕨类带着蓝调的孔雀石(kǒngquèshí)绿……走进五营红松林海(hǎi)景区,红松林高耸入云,一眼望不到头,清脆(qīngcuì)的鸟鸣声在林子深处(shēnchù)不绝于耳。
“这是猴腿蹄盖(hóutuǐtígài)蕨(jué),是一种可食用的山野菜;这是蚊子草,放在手心拍一下,有一股黄瓜的清香味……”五营红松林海景区副总经理崔健华一边介绍一边将游人带到一棵野生(yěshēng)红松前,“这棵红松已有500多年树龄(shùlíng),高30多米,仰头都望不到树梢,两人合抱才能抱住。”
“壮观!震撼!”对于这片红松林海的(de)第一印象,来自(láizì)北京的游客用了两个词形容,“能够在林海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mèilì),真是不虚此行!”
凌晨三点(sāndiǎn)的金祖峰景区,数十位游客静候“云海日出”。当第一缕金光映染层林,欢呼声回荡林间形成阵阵音浪,“这日出太震撼了(le)!”
这是伊春金祖峰云海日出。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金祖峰海拔仅500多米,山下有汤旺河蜿蜒流过,雨后的(de)清晨,日出、云海、松涛便(biàn)集结(jíjié)于此(cǐ)。对于许多游客来说,征服(zhēngfú)它并不(bù)困难,晨光熹微时身披星辰从一侧缓坡开始攀登,朝阳初上再伴着花香鸟鸣从另一侧陡坡下山,一个完整的游览闭环会让你觉得神清气爽,开启全新而美好的一天。
黄昏时分的金山鹿苑,郁郁葱葱的群山被夕阳(xīyáng)染上(rǎnshàng)一层金黄的余晖,梅花鹿的茸角轻搅着光斑。
“它们会主动来讨要(tǎoyào)玉米粒。”饲养员提醒着周围(zhōuwéi)的游客,“太乖了,它们一直在我旁边。”看到游客手中没有玉米粒,幼鹿并(bìng)没有失望离开,而是前后挪动着脚步,好奇地打量着游客。
这是游人在金山鹿苑中游玩。新华社记者 张玥 摄 玩累了,坐在草场周围的(de)秋千上(shàng),和微风一起荡漾,将一片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尽收眼底(jìnshōuyǎndǐ),仿佛绿野仙踪的奇遇。
作为全域“天然氧吧”城市,伊春(yīchūn)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伊春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上万个,远超世卫组织“空气清新(kōngqìqīngxīn)”的标准。在这种“自然疗愈(liáoyù)”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被森林游吸引。2024年,伊春市夏季游客接待量(jiēdàiliàng)与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3%和76.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xīngāo)。
摇下车窗,松香伴着(zhe)冷雾(lěngwù)沁入鼻腔,连片的白桦林(báihuàlín)“身披”银光,“中国林都”已将财富隐入林海,以生态为墨,续写着“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诗句。
新华社国内部(guónèibù)、黑龙江分社联合制作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